您现在阅读的是
哇叽文学www.YFWAJI.com提供的《卧底王妃又在求标记》 62、分别前夕(第1/2页)
不问不知道,一问不得了。
“深哥,我正准备和你说,启王那边出事了。两广地带的藩王建王一直是启王最有利的支持者,最近种种迹象显示,他已归顺了太子。”
“什么?”
不怪黎深诧异,此事实在不可思议。原剧情中,后来关正卿起兵,他的皇叔建王麾下的兵,是他最主要的兵力来源。
建王与关正卿感情深厚,怎会被太子说服?
“详情不明,但建王手边几个关键人物都被收买,建王的妻妾、儿子也都收了好处。”
逐个击破。
没想到,太子党会把精力放在建王身上。要知道,正是他们忽略了建王,只以为两广是未开垦的蛮荒之地,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。
养虎为患,这才给关正卿提供了机会。
建王倒戈,关正卿失去了最重要的筹码,难怪万定海如此愁云惨淡。
早上同吃早饭时,见到了关正卿,他神色如常,将喜怒不形于色贯彻到底。依旧是平静的,还给黎深夹了菜。
他的平静下藏着什么?
黎深突然有种强烈的冲动,想见到关正卿。深吸两口气,平息住,却见白书急急忙忙从外走来,“深哥,大事不好,昨天下午启王手下一个幕僚,夫妻两人去京郊春游,在路上被贼人所害,惨遭分尸。”
黎深站了起来,“哪一个?”
“姓陈,忠心耿耿的核心幕僚之一,常去王府。”
这样一说,黎深想起来了,经常见关正卿的幕僚大概有五六人,其中就有一个姓陈的,长得胖胖的很慈祥,第二次被临时标记那夜关正卿去皇宫未回,陈先生也来商议过对策。
没想到如此猖狂。
周勇逸刚倒台,太子党元气大伤,竟还敢公然杀害朝廷命官。
这不是偶然,而是早有预谋。关正卿为了从刺客手上救下他,将腿伤复原的真相曝光之时,战争的号角就已打响。
不是上场杀敌的战争,却处处藏着刀光剑影。
关正澈之所以登上太子位,是因关正澈病入膏肓,身体瘫痪。那如果他的病好了呢?皇帝会不会重新立关正卿为太子?
卧榻岂容他人酣睡,太子不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,必定发疯般针对关正卿,将他置于死地。
皇帝现在对关正卿异常关注,没办法对他本人下死手,他便一刀刀砍掉关正卿的羽翼。
没想到,以周勇逸的案子做□□,实际上形势如此紧急,岌岌可危。
黎深立刻想帮他,人走到了门边,又半路折返。
他太小看关正卿了。
在绝境中又如何?关正卿最擅长的,就是在逆境中寻求生路,他不会轻易被困难打倒,他是顶天立地的男人。
不仅如此,他也没有帮忙的义务,没有帮忙的立场。
藕断丝连,对双方都是折磨,太子全面宣战,关正卿更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上。感情只会成为软肋,成为别人控制他的砝码。
他沉默许久,冷静道:“继续探查,这是最重要的时期,任何一点动静都可能影响未来格局。白书,你与公主那边对接得如何?”
“主要事项已谈妥,姜国那边的准备也最好了。”
“好。”
他这边已做了大量的工作,和离之后,他有把握安顿好家人,去姜国开辟另一块版图。
只是和离的时间,他迟迟提不出来。好几次话到了嘴边,可看着关正卿眼下的黑青,疲惫的模样,便不忍说出口。
自己狠不下心,也许该让大哥出马。相处了这么久,总有些难以割舍,让第三者出面最好。
打定主意,黎深特意回尚书府,只等黎杭下朝,与他商议此事。
关正卿现在也每天上朝,黎深知道他回府的时间。时间差不多,黎深在门口的亭中等待,不多时,黎杭与黎中卓一同进来了。
黎中卓闷头走路,不知在想什么,黎杭跟在后方,表情有些凝重。
“爹,大哥,怎么了?”他们这副模样,今日朝堂必有大事发生。
“你来了。”黎中卓摇头,“没事。”
黎深没有戳穿,寒暄一番后,拉着大哥进了小院,“大哥,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我们是一家人,有什么不能说的?”
黎杭犹豫了一下,“今日皇上下旨,让启王南下修运河。”
黎深打翻了手里的茶杯,“运河?监工吗?他的身体还没好,怎么担得起这样的重活?”
“皇上对修运河的事一直挂心,想在他退位之前修好。运河修成的好处自不必说,对商贸、种植、军需物资的调配都有好处,是利在千秋的事业。遭受过两次刺杀之后,皇上身体愈发不好,恐有退位之意,想在最后这几年做一件名垂青史之事。”
“但怎么会选关正卿?那么多皇子,谁不可以?他的腿负担不起,而且……”黎深压低了声音,“太子处处针对,此时让他离开京城,多么危险?”
“未必。”黎杭沉声道,“危险与机遇同在,他不在京城,没有拘束,也可放手一搏。太子频频动作,让启王离开风暴眼,谁说对他不是一种保护?”被太子针对过,黎杭心中的天平已经有些倾斜了。
保护?有资格吗?关正卿这些年受的委屈呢?皇帝配吗?
黎深知道帝王无情,他实在对皇帝没好感。
“而且,陛下特意点名,让我与启王一同去。”
“大哥你?如今周勇逸倒台,京城防务空虚,兵部空缺这么多空缺,他要将你调离?”
“陛下加了我的俸禄,还独自召见我,让我抽调兵力,务必保护好启王。今日在朝廷上,启王也已经同意了。”
事已至此,没有转圜的余地。皇帝之命,无人能违抗,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。
“何时出发?”
“三日后。对了,今日你来寻我有何事?”
黎深摇了摇头,“没事。”这个节骨眼,怎么能提和离的事?
离开尚书府,他秘密找了几个官员,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。
有人说皇帝已对太子失去信任,此事标志着他想再给启王机会。也有人说,启王此行,前途未卜。
黎深让景连多收集些修运河方面的事情,将原本的负责官员、随行的官员都理清楚,写了一本记事本。
他甚至比想扳倒周勇逸那时更忙。随着出发时间的临近,他有种难以言喻的焦躁感。可内心又抗拒见到关正卿,怕他说出让人无法接受的话,连吃饭都回避了,除了晚上偷摸去小院暗中观察,他不敢与关正卿打照面。
时间不会因为他内心的纠结变慢,该来的总会来。
离别前的最后一夜,黎深将收集到的信息拿在手里,从外回到王府。
出乎意料,关正卿在回廊入口处等他。
今夜月光极好,星罗密布。月光慷慨地洒在关正卿脸上,他的表情没了往日的疏离,透出两分柔和。
还是与那夜一样,空气略冷。
他在门外,关正卿在门内。
与上次不同的是,这次关正卿是站着的。他穿着黑衣,头发梳得整齐,腰间悬着一把短剑,挺拔极了。
两人的目光毫无阻碍地交汇,又惆怅,又不舍,又眷恋,又踯躅。
关正卿看着他,忽然朝他伸手。
黎深怔了怔,迈入。他看懂了关正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你现在阅读的是
【哇叽文学】【哇叽文学】YFWAJI.com